[ EV知道 試駕 ]吉利汽車在2022年4月推出插混動力的帝豪L,正式名稱叫帝豪L雷神Hi·X,本文將其簡化為“帝豪插混”。關于這輛12-14萬元家庭轎車的駕駛感受和能耗表現,在上篇試駕報告中已經做了詳細介紹。本文為您講述的,是它的外觀、內飾、配置與空間。
首先看看外觀:帝豪插混的外觀顯得很舒展,給人以修長之感。前后車門上、與門把手相融的筋線,更是加深了這種感覺。C柱之后的車頂下滑,與尾門聯為一體,有點兒掀背式的味道,此舉固然是為了營造時下流行的運動感,讓這款家庭轎車看上去沒那么平庸。
車頭部分,網狀格柵的造型挺有新意,LED自動車燈是標準配置,具備高度可調和延時關閉功能,高配另增自適應遠近光。下方LED日間行車燈所在區(qū)域的黑色圍框與藍點飾板,讓這款車顯得很年輕。
車尾部分,尾門上緣的翹起,與貫穿式尾燈搭配和諧。車身顏色方面,分為紅、藍、灰,以及皓月白和極光白,共計5種。
底盤方面,前懸架為麥弗遜式,后懸架是扭力梁式,底盤空載離地間隙148毫米。事實上,該車攜帶著一個容量15.5千瓦時的三元鋰電池,油箱容量52升,但行李廂地板并無凸起——某些SUV的插混車型,為了給動力電池騰出空間,一方面縮小油箱,另一方面占據部分行李廂空間??梢姡@款車的底盤空間利用,處理的不錯。
該車分為低、中、高3款,低配為16英寸輪圈,配備205/55R16輪胎,中配與高配是17英寸輪圈,輪胎規(guī)格205/50R17。本文拍攝車是高配,裝車胎是佳通的Comfort 228 V1,該花紋以低噪音和耐用為主題。無備胎,行李廂內備有氣泵和補胎劑,以備不時之需。
接下來,打開車門,看看內飾——除了遙控鑰匙,還具備駕駛席無鑰匙進入。
內飾顏色方面,低配為黑色,中配與高配是上深下淺,在下淺當中,由白+綠構成雙色。
我認為這個配色很漂亮,看上去賞心悅目,很干凈、很透徹,與外觀色調搭配的很棒。內飾風格以簡潔為主,但又不是造車新勢力所追求的那種未來感——幾乎沒有實體鍵,給操作帶來不大不小的麻煩。
內飾另一個精彩之處,在于材質,比如,多數手扶部位,采用皮革軟包,手感挺不錯。
再比如,中央扶手不僅與座椅同為雙色,且綠色部分是磨砂皮,手臂靠上去很舒服。
前部面向車廂一側依舊是皮革,頂面則改為易于打理的硬飾板。上述各個部分的材質與拼接,沒發(fā)現明顯瑕疵,對于其做工,我認為可以給出肯定的評價。事實上,我接觸吉利汽車非常少,腦海中的主要印象,除了美日與豪情,就是曾親手拆解過的EC8,時隔數年,這輛車的里里外外,讓我感到有些意外。
配置方面,皮質多功能方向盤是標準配置,具備上下+前后調整功能,以適應不同身材的駕駛者。
方向盤上的按鍵手感很好,邏輯設定很人性化,一下子就能上手。按鍵具體內容是,左手處包括巡航定速、語音控制和藍牙電話;右手處主要是多媒體、儀表屏菜單,以及部分與駕駛有關的選擇鍵。
儀表是一塊10.25英寸的液晶屏,中間部分是駕駛輔助內容的顯示,左側主要是能耗信息,右側主要是車輛信息。
如果您愿意,可以將其變?yōu)槿翆Ш降慕缑?,變化方式為三手指在中控屏上滑動。但我認為,與其低頭看儀表屏,還不如稍微側頭看中控屏,畢竟中控屏界面大、位置高,觀看起來更容易,對安全也有利。
該車標配12.3英寸中控屏,下圖是開機后的主頁面。車機內置高德導航、手機映射、語音控制、車聯網等功能。
車機的核心是吉利銀河OS系統,該系統提供多種應用,比如愛趣聽、酷我、酷狗、喜馬拉雅、火山車娛、嗶哩嗶哩、騰訊視頻、愛奇藝,等等。
車輛的各種設置,以及駕駛的各種設置,都可以在中控屏里完成。當然,常用功能另有實體鍵,這一點隨后再細談。
倒車雷達與影像是標配。高配車型升級為360度全景影像,并具備透明底盤功能。
中控屏的下面有一組按鍵,包括啟動、空調、雙閃燈、后視鏡加熱等內容。該車的語音操作包括空調,中控屏里也有空調控制界面,但依舊在這里設計了一組實體鍵,我認為特別值得稱贊。因為,造車新勢力首開觸摸+語音的操作方式,對于廠家來說,這樣做既省事又省錢,可以節(jié)約許多成本,但對于使用者來說,并不是百分百的便利。有些時候,伸手按一下,連一秒鐘都用不了,就能把問題解決,比語音快得多,比觸摸便捷得多。
中間平臺的面板,是一塊硬質啞光飾板,我認為,它比最近很常見的亮面黑色飾板,要更為務實。后者雖然看著挺耀眼,但必須經常擦拭,才能保持光彩照人,如果犯懶,摸了幾下之后沒擦,就會出現明顯的手印,看上去很邋遢。相比之下,這種啞光飾板無需經常打理,我認為更好一些。
中間平臺的前端,是個儲物槽,還有2個USB接口和1個12伏電源。該車全系標配3個SUB接口,前排兩個,后排一個。
中間平臺的中部,是擋位操作、駐車制動與杯座。由于是電子擋把,沒有清晰的入擋感,且需撥動2次,故在操作的同時,必須觀察儀表屏,以確認是否正確掛擋。
擋把造型很漂亮,同時兼容能量再生控制。剛才我曾稱贊實體鍵設計,說得這兒還得再稱贊一次——在駕駛中,如果左右扳動擋把,就能時時控制能量再生(分為強、中、弱三擋)。如果在山區(qū)駕駛,這個設計將會讓您感到無比的便利,比如下坡過程中,根本用不著踩制動踏板,完全靠它減速,既減少制動盤/制動片的磨損,又能為動力電池充電,一舉兩得。
所有電動車、插混車都有這個功能,我之所以要稱贊,是因為它的操作,用起來很順手,也很簡單+方便。有些電動車將能量再生控制鍵置于方向盤,也非常不錯。唯獨前不久遇到某款電動車,把這項控制設計在中控屏里,也就是說,在駕駛過程中,根本無法操作,堪稱奇葩。
中間平臺的末端,是中央扶手與中央儲物盒,盒內較淺,實用性不足,同樣有所欠缺的,是杯座也比較淺,小水杯或小水瓶放在里面問題不大,大水杯或大水瓶,恐怕會在里面“東倒西歪”。
空間方面,前排寬1380毫米,高945毫米,椅面進深500毫米,駕駛席高低可調,調節(jié)范圍55毫米。
該車低配為仿皮面料,中配與高配是皮革與翻毛皮混搭,并具備駕駛席電動可調,高配另加前排座椅加熱?! ?/p>
后排寬1380毫米,高910毫米,椅面進深500毫米。由于車內全長1930毫米,對于這輛緊湊型轎車來說,后排座的乘坐空間,還算不錯。
中間位置最小間距250毫米,地板有凸起,凸起高度100毫米,如果滿員,第5人的舒適感,可能會有些下降。
后排出風口與單USB接口,是標準配置。
后排座椅可分段折疊,折疊之后,后部最大長度2050毫米(自后排出風口算起)。
座椅折疊之后,地板不平。對于轎車來說,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,很少有轎車能像SUV那樣,將地板做成全平。畢竟,轎車的座椅折疊,一方面為了安全,另一方面是提高實用性。事實上,這個功能在我國非常不受重視,有些合資車便趁機在國產時將其省略。該車能夠具備這項功能,實屬良心——要是再增加尾門逃生裝置,就更完美了。
行李廂進深970毫米,最小寬度1000毫米,高510毫米。根據推算,至少可以放入3個24英寸旅行箱。
最后的總結:
通過為期1天的體驗,這輛帝豪插混,給我留下非常好的印象。
好印象之一:市區(qū)行駛的平順性很好,動力銜接流暢,加速表現與能耗表現,均較為出色。
好印象之二:舒適性好,包括底盤、座椅、噪音在內,我認為均無懈可擊。
好印象之三:外觀與內飾造型新穎,材質與做工都很不錯,配置與價格相比,堪稱實惠。
該車低配12.98萬元,中配13.58萬元,高配14.58萬元,這個價位、這個配置、這個性能,還能找到與之媲美的車嗎?恐怕不多。
對于家庭來說,如果注重油耗,最高花費15萬元,買這么一輛插混動力的轎車,我認為很值得。
以往內容:帝豪L 雷神Hi·X的產品介紹中,有3個關鍵詞——3.8升、6.9秒、1300公里,分別指的是油耗、加速和續(xù)航。我在大連市區(qū),進行了一番實地體驗,同樣可以用3個詞總結親身感受:舒適、平順、暢快。
通過為期1天的體驗,給我留下非常好的印象。對于家庭來說,如果注重油耗,最高花費15萬元,買這么一輛插混動力的轎車,我認為很值得。
發(fā)表我的評論
網友熱評
最新評論